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美中欧体育(中国)APP官方下载网站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人才调研报告

时间:2025-04-29 10:52:54

  中欧体育官网上图显示,在18-23岁的被调查者中,对个人形象设计服务有需求的女性占到60%,男性占到40%;在23-28岁的被调查者中,对个人形象设计服务有需求的女性占到71%,男性占到29%,在28-33岁的被调查者中,对个人形象设计服务有需求的女性占到55%,男性占到45%,在33-38岁的被调查者中,对个人形象设计服务有需求的女性占到51%,男性占到49%。以上数据说明尽管男性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形象设计的需求都普遍低于女性,但男性对自我形象有了更多的关注,对个人形象设计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也是形象设计行业新的市场增长点。

  据2015年8月9日的新华网报道,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等12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上海市创意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了以建设“设计之都”为契机,加快建设“时尚之都”。在这种新形势新机遇下,人物形象设计作为时尚产业的新热点,其发展趋势是形成专业化、产业化、集团化、成熟化、市场化、国际化。大力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具备从事人物形象整体设计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不仅符合上海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还将填补行业高速发展必然会出现的人才需求缺口。

  从新华网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我国人物形象设计行业近1600万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从业人员不足1%。同时,据此次我们调查统计的上海33个单位的数据反映,其中52%以上来自社会,多数并没有达到初中文化;27%来自中职校,具有高职及以上学历的只有9%(如图3所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员很多,不能实质性地担当起行业发展的责任,人物形象设计行业急需受过专业和系统教育的高素质技术创新型的设计人才,来提高该行业的整体形象和素质,以满足迅速发展的消费市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人物形象设计师已正式成为我国社会服务业中的新职业、新岗位,具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并且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就职范围非常广泛(如图4所示)。

  图4中所示的三年的就业岗位主要由中职生和社会人员组成,而七年中职本科贯通制的岗位为人物形象设计师,要求既具有较高的技术,又要具备设计能力,同时具备国际视野,熟悉行业市场,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无法胜任。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对应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训练周期较长,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特别是职业晋升岗位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七年制的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具有较强连贯性,各岗位关联度强,与专业能力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和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相互衔接贯通可操作性强。

  此外,调研报告还借鉴参考艾瑞咨询网站、中国形象设计研究中心、中华英才网、新华网、《2015-2020年中国个人形象包装及设计服务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的部分数据。

  人物形象设计行业作为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是迅速的,市场是看好的,并与时尚产业的大环境紧密相关。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经济发展正逐步转型,以品牌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为主线的新美业正走向市场,成为第三产业新的亮点,成为继房地产、汽车、旅游、电子通讯之后我国居民的“第五大消费热点”,巨大的商机已经开始凸现,人物形象设计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比重逐渐加大,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主要表现在:

  我们对国内外著名时尚品牌公司、形象设计工作室、婚纱摄影企业、传媒影视公司、服装公司等33家企业进行了抽样书面问卷调查。填写问卷的受访对象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部门、门店经理、专业技术人员。调研问卷回收率为94%。

  我国人物形象设计行业侧重于影视人物造型、舞台人物造型、电视节目主持人等人物形象设计,而社会大众对个人形象设计的认识还处于启蒙发展阶段,针对大众、符合大众需求的个人形象设计相对较缺乏,个人形象设计还没有生活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自身的形象包装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穿衣打扮,而是有了更高层面的审美追求。因此,人物形象设计师的出现充分顺应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

  消费对象覆盖面广,主要消费人群为中高档收入者,增长势头尤为迅猛,消费人群包括公职人员、公务员、技术人员、自由职业、企业高管等(见图1所示)。

  人物形象设计行业涉及很多方面,从而使服装、化妆、礼仪培训等相关行业产生聚集,形成规模经济,产生创新效益、竞争效益,这给本行业增加了生存发展的筹码,发展空间很大。中国人物形象设计行业每年以15%的速度扩张,城镇人口在这方面的月平均消费已达29.33元。

  “形象设计”(Image Design)一词,起源于1950年的美国,2005年我国也成立了中国形象设计协会,2006年国际形象顾问协会中国分会筹委会也正式成立,预示着中国形象设计行业将渐渐走向规范化,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投入到形象设计的行业中去。国家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面向全国推出了“艺术形象设计专业水平等级证书考试”,以此作为全国范围内人物形象设计人员的资格认定。除了国内的一些人物形象设计师的认证之外,还有一些国际级的认证,比如,NCS国际色彩设计资格认证、AICI国际形象设计顾问资格认证等。

  人物形象设计师培养的显著特性是人文素养和学科知识要求高,技能、技术含金量高、理论与实操对接度高、岗位能力的综合性高。现有的中职和本科教学体系是不能满足这种人才培养需求的。中职生擅长操作技能,但理论体系薄弱,缺乏创新设计和统筹能力,在工作实践中明显上升空间不足,跟不上行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本科教育往往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教学,技术和技能训练相对比较薄弱,多半培养的是眼高手低“人才”。

  为了深入研究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定位人物形象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上海杉达学院和上海市商业学校联手开展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规划的市场调研。

  通过对国内外著名时尚品牌公司、形象设计工作室、上海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传媒影视公司、国内外服装公司调研,了解相关企业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企业岗位设置及对人才结构类型的要求、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企业对现行专业教学的要求与建议等;通过对学校、专业教师、毕业生、在校生调研,了解现行专业教学情况、学生就业去向、学生继续学习的要求与培养现状等。分析形象设计行业的现状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找出学校教育与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行业发展对未来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行业对本科教育的要求,为中职本科一体化培养模式提供建议和参考。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中等和高等教育紧密衔接,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使学校更好地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上海市教委《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沪教委职〔2014〕29号)要求,上海市上海杉达学院(以下简称杉达)协同上海市商业学校(以下简称商校)开展本次调研,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物形象设计方向)中职本科一体化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现实依据。同时,调研结果也将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方向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重要参考。

  这些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都不是短期的突击式培训所能够完成的,它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经过反复训练和不断渗透而形成。在目前单独的中职或本科教育阶段,都难以实现对这类高级的人物形象设计人才的培养。

  国家美容美发行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目前该行业急需五类人才:一是需要了解国际市场、通晓国际流行趋势和较强沟通能力的人才;二是需要有敏锐洞察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彩妆管理人才;三是需要具有整合营销、策划的商演复合型人才;四是需要能够独立造型、设计的人才;五是需要高层次的各类造型制作,特别是擅长与电脑信息技术结合的影视造型制作的技术性人才。市场对人才有质与量的需求,高级技术型设计人才匮乏将成为行业发展瓶颈。

  形象设计服务性机构包括美容化妆、美发、服装造型、专业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会展、专业营销等八大领域,根据《2015-2020年中国个人形象包装及设计服务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单就美容从业人员总数已达1600万人,是“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

  1.具备从事商务礼仪(茶礼仪、西餐礼仪,乘车礼仪等),社交礼仪,葡萄酒文化,花艺,魅力表达,审美与鉴赏,沟通艺术,配件设计等礼仪课程的培训能力;

  美丽的形象离不开设计,人们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度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实力及文明素养的发展水平。莎士比亚曾说过“即使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服饰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自身的形象包装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穿衣打扮,而是有了更高层面的审美追求。人们对形象设计需求不断扩大,个人用于形象设计的费用日益提高,形象的包装已不再是明星的“专利”。

  调研通过面访、电话访问的形式,访问了上海俊奥形象设计、植村秀彩妆、东田造型、原宿星尚彩妆工作室、上海舒雨美发与形象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百联集团、上海连卡佛购物中心、上海劲霸男装服饰有限公司、上海JWNSHOWROOM、著名国际品牌卡地亚、新东方形象艺术培训学校、毛戈平形象设计培训学校等企业,主要了解相关企业的岗位设置、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等。对开设相似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上海第二轻工业学校、上海市商业学校、上海市市北职业高级学校、本科院校东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6所院校进行调查,了解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师资现状、能力需求、学校毕业生自身发展需求等重点问题。

Copyright © 2012-2023 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pp下载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09051号-1

网站地图